中新网重庆7月23日电 题:重庆潼南:产业扶贫结硕果“皇菊”铺就小康路
作者 王婷婷

炎炎夏日,阵阵蝉鸣,记者本周走进重庆市潼南区卧佛镇横房村集体经济简易库房,一股淡淡的菊花茶香扑鼻而来,10多位村民正在库房内忙碌着,经过捨花、封口、装袋,一批批包装好的皇菊将搭载物流快车销往福∴建、厦门、江苏、广东等地。
“自入夏以来,购买菊花茶的客商络绎不绝。这两天又接了6个订单,1800多盒嘞!”横房村村主任陈运乾说。
短短3年时间,横房村从一个“空壳村”变成卧佛镇发展集体经济的领头羊,村支部书记李强感慨:“产业扶对头,脱贫有奔头,这份功劳要算在▓驻村工作队头上”。
卧佛镇横房村是重庆潼南区50个重点贫困村之一,有建卡贫困〗户69户253人。“人多地少、结构单一,横房村脱贫最缺产业。”潼南区委统战部副部长、驻村工作队队长肖洪刚说,2017年潼南区委统战部结对帮扶】横房村,头道难题就是扶什么。
在调查摸底中,驻村工作队发现村里的“宝贝”。村支书李强自己试种⊙了菊花,结果发现收益还不错。
“菊花适合在横〖房村这样的田间、丘陵坡地上生长,有清热祛风、明目解毒功效,而且管理粗放,低投入@ 高产出,是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。”李强谈到。

随后,驻村工作队♂与村委会积极行动,流转153.8亩坡地全面种〇植菊花,在重庆潼南区委统战部和卧佛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,相继→投入资金58.38万元,于2019年10月建成▂烘干房,成立横房村集体经济联合↑社,加工和销售菊花产品。
“扶贫@产业有了,产品也生产出来了,也有了属于该村的特色产々品――菊花茶,现在最担心的还是销售问题。因为集体经济刚刚起ξ 步,缺乏销售渠道,又遇上♀疫情,加上地理位置、交通物□流等方面的制约,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,种出的菊花只能以︼较低廉的价格、单一ㄨ的方式卖出。”村主∮任陈运乾称,“怎么让∮菊花产品卖出去、卖个好价钱,让村集体和群众的腰包鼓◣起来,成为№了驻村工作队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”。
为此,中共重▃庆潼南区委常委、统战部长沈蓉率先为菊花产品“代言”。潼南区委老干部局、区卫生健康╱委、区扶贫办、团区委、区工商联、田家镇政府纷纷前来购买。“驻村工作队聚』焦消费扶贫,充分利用电商企业平台,线上⌒ 组织展销菊花产品。线下积极组织参与由潼南区委区政府组织的各类农产品展销会,进政府机关、企事业单位行动,打通〓消费最后一公里,带出去的产品都卖光了,只剩人回≡来。”村主任陈运乾说。
驻村〓工作队在参与发展集体经济同时,也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完善“造血”“换血”机制。“村里让我在基地里除草,每小时10元,就算一天▲做4小时,毎月也有1000多元收入。”横房村1组70岁贫困户吴治◣学说。
“为增加贫困户收入,村集体经济先后吸纳27户贫困户到基↑地务工,在增加收入的同时,还为建档々立卡贫困户销售鸡、鸭、鹅、禽蛋、红薯粉等农特产品,今年3月以来∞已销售1.1万余元。”驻村工作队长肖洪刚介绍。
如今,重庆潼南区卐统战部扶贫产业发展初见成效,通过上下贯通推动消费扶贫,横房村集体经济特色农产品已远销全国各地,现菊花茶销售总额已达10多万元,告别了以往无收入的状况↙。与此同时,村集体经济还为每户建卡贫困户免费发放4万株菊花苗,让菊花产业“开出”村民们的幸福新生活,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奔小康。